紅、黃、青、紫、黑.......從古至今,人們慣于從天地四時里追尋色彩,并將其應用于生活中,訴說著神州大地渲染出的絢麗繽紛。
在云南,人們常用“七彩”來形容這片土地,但若問云南各地是什么顏色,不同人心中自會擁有不同的答案。
或許是東川紅土地上最為奪目的一片絢爛紅土,是梅里雪山上的一抹晨曦霞光,還可能是普洱古茶林里最鮮嫩的那片綠芽.......大自然宛如最有創意的調色師,向人們展現出云南獨有的迷人的風光。
中國旅游日來臨之際,快跟著春城晚報-開屏新聞一起,用細膩柔婉的色彩打開云嶺大地,感受屬于云南的詩意浪漫吧。
昭通,是一座怎樣的城?
若想走近她
該怎樣邁出步伐?
高高的山,長長的河
特殊的地理位置
勤勞勇敢的人民
為這片烏蒙熱土
灑上了許多美麗的顏色
走近昭通
讓我們從她的顏色說起
紅軍長征
留下一抹深沉厚重的紅
昭通,是一片紅色的熱土!
從蜀王故里到朱提故城,從云南唯一的漢碑孟孝琚碑到石門古道上的袁滋題記摩崖石刻,從龍云、盧漢到曾澤生、劉平楷、羅炳輝,從滇軍六十軍的好男兒臺兒莊戰役的喋血死拼到莊子上會議、扎西會議的歷史性轉折……是一代代昭通兒女的赤誠與熱血,染得這片土地上的紅,格外耀眼!
“赤水明珠” 圖源:紅色扎西網
且說今朝。來了昭通,一定都要去走一走紅軍長征走過的路,探尋那抹深沉厚重的紅色記憶。
1935年春,中央紅軍長征到達云南省扎西(今威信)縣境,在威信縣的水田寨、大河灘莊子上、扎西鎮江西會館連續召開會議,史稱扎西會議。會議討論紅軍戰略方針,通過了《遵義會議決議》《決議大綱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,決定成立中共川南特委和組建中國工農紅軍川南游擊縱隊,紅軍回師黔北和縮編部隊。
莊子上會議會址 圖源:紅色扎西網
扎西會議實際上是遵義會議的繼續和最后完成,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,會議改組黨中央的領導特別是軍事領導,對紅軍長征從被動轉變主動,實現軍事突圍,奪取長征的勝利和全國最后的勝利具有重要的決定性的歷史意義,推動中國革命走向了勝利新階段。
如今,威信縣的水田寨花房子、河灘莊子上、江西會館、扎西會議紀念館、扎西烈士陵園等飽經風霜的建筑,不僅保存著當年紅軍留下的槍支彈藥、醫療器械、文獻資料、生活用品等珍貴文物,還提醒著今人時刻緬懷中央紅軍長征集結扎西、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及云南游擊支隊英勇犧牲的烈士,發揚扎西會議精神,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。
扎西會議舊址浮雕 圖源:紅色扎西網
“一線”小城
一汪碧水滋養一方生機
在昭通,有一個被稱為“一線城市”的小縣城——鹽津縣。
這座城市正暗和了許多人對昭通的印象,歷史悠久,山高林深,神秘遙遠。
鹽津縣城 圖源:“云南地方志”微信公眾號
鹽津,因曾擁有鹽井產鹽并設渡口渡汛而得名,地處滇池東北高原烏蒙山脈北部斜坡地帶,處在滇東北云、川交界處,居昭通、宜賓兩市之中部,縣境南北狹長,東西略窄,最大縱距62.5公里,最大橫距46公里。
3000多年前,部落首領帶領僰人開辟古僰道北上,建立了強大的古蜀王國。公元前3世紀,秦蜀守李冰以聚薪燒巖之法鑿山筑路,后秦開“五尺道”通郎州(今曲靖)。漢武帝時期,繼續修筑五尺道。至此,古僰道以官修之路而載入史冊,成為中原進入西南邊疆的必經之路,鹽津也為“南方絲綢之路”重要組成部分。
五尺道 圖源:“云南地方志”微信公眾號
長久的商貿過往,促使中原文化、荊楚文化、夜郎文化、巴蜀文化與滇中文化在此交融,形成了獨具特色的“三川半”文化。
坐落于豆沙鎮石門關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唐袁滋題記摩崖石刻,印證了鹽津悠久歷史和發展軌跡;豆沙古鎮遺存文物、隋代古城堡、古老神秘的僰人懸棺,共同塑造了鹽津的古色古香和歷史的滄桑。
豆沙關 圖源:“云南地方志”微信公眾號
作為自古的中原入滇要道和云南通往四川的北大門,鹽津縣城駐地位于受橫江深切的峽谷之中,民居建筑依山臨水,素有“峽谷巖城”之稱。
不過,近些年來,這座懸崖峭壁之間的“一線城市”,因在整個云南都獨一份的“窄”引發關注,漸有網紅之勢?!罢h城最窄的地方只有30米左右,最寬的地方也不過300米左右”“全國最窄的縣城”“云南最窄的縣城”……一張張圖,一個個視頻,讓這個窄窄的城市名氣越來越大,她修煉千年的美好,終于向世界露出。
鹽津大佛山懸崖 圖源:“云南地方志”微信公眾號
一群精靈
大山包黑頸鶴舞姿翩躚
昭通大山包,是黑色的!這抹黑來自滋養一切的黑土地,以及年年都來過冬的黑頸鶴。
昭通大山包也是白色的!這里有素白的雪,以及一代代護鶴員們純潔的心。
春城晚報-開屏新聞記者 申時勛 通訊員 鄭遠見 吳太平 攝
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生長、繁殖在高原的鶴,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。作為青藏高原濕地的“風向標”,黑頸鶴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
位于昭通市昭陽區的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,是我國黑頸鶴單位面積數量分布最多的保護區。每年冬天,上千只黑頸鶴成群結隊地在廣袤的云貴高原濕地上聚集,盡情享受著護鶴員投送上來的美食,歡快地引吭高歌、翩翩起舞。這份生態之美,引無數人向往、流連。
吳太平 攝
但在保護區成立之前,當地的黑頸鶴數量僅有200多只。黑頸鶴家族面臨著氣候惡劣、食物短缺等困難。
從1990年成立昭通大山包自然保護區成立以來,通過連年實施退耕還草還濕項目、沿線巡護監測和人工救助保護,大山包保護區生態環境逐年改善,生物多樣性日趨豐富,黑頸鶴數量從1990年的260多只增至2022年11月27日的2260只,讓大山包成為中國黑頸鶴種群數量最多、分布密度最大的越冬棲息地和遷徙中轉站,讓昭陽區成為“中國黑頸鶴之鄉”。
吳太平 攝
美食之城
色彩斑斕熱鬧一大桌
紅通通的蘋果,火辣辣的燒烤小肉串,滋補又美味的天麻雞……
在昭通,想“特種兵式”一次打卡完這些美食,是不可能的。
春城晚報-開屏新聞資料圖
昭通蘋果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。昭通是我國南方優質蘋果生產基地,目前全市蘋果種植面積達85萬畝,覆蓋昭陽區、魯甸縣的22個鄉鎮。昭通蘋果含糖量高,風味濃,肉質脆,比較細嫩,美味可口,主要品種有金帥、紅富士等。又甜又脆的昭通蘋果現在在全國都有名氣,深受消費者喜愛。
圖源:昭通日報
昭通小肉串近年來異軍突起,有宵夜的地方,你總能見到昭通肉串的招牌。優質黃牛肉切成小片,串上簽,不需要太多佐料,保留肉質原始香味;大把肉串在烤串師傅手里來回翻烤,嗞嗞冒油,香味撲鼻;起爐前再撒上黃辣子面、撒滿芝麻。一口咬下去,香味瞬間穿梭于舌齒間,滿足感爆棚。
昭通天麻,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。昭通地區11個市、縣,均有野生天麻生長的最適宜的環境,產量之高,質量之好,在全國各天麻產區中雄居榜首?!吨袊撂禺a大全》載:昭通“天麻個大,肥厚飽滿,色黃白明亮,稱為‘云天麻’”。天麻是一種名貴中藥,主要藥用成分為天麻素,有抗癲癇、抗驚厥、抗風濕、鎮靜、鎮痙、鎮痛、補虛等多種治療、補益功能。一碗熱氣騰騰的天麻雞湯,是昭通人迎接寒冬的“儀式感”。
春城晚報-開屏新聞記者 申時勛 通訊員 郭家龍 攝
巧家紅糖,水富豆花,大關罐罐雞,鹽津烏骨雞,魯甸櫻桃……一地一味,一城百味,昭通的美味,嘗了就知道!
昭通市昭陽區全景 圖源:“云南地方志”微信公眾號
磅礴烏蒙
巍巍大城
昭通底蘊深厚文化繽紛
歷史、人文、風景、美食……
不如走近她
慢慢讀懂她
(春城晚報-開屏新聞整理報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