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縣以弘揚茶文化為引領,以做強茶產業為目標,帶動特色產業發展,生動詮釋“一片葉子造福一方百姓”。
“金融+信貸”注入源頭活水,綠葉變為富民“金葉”。云縣是全國重點產茶縣和中國茶葉百強縣,在發展壯大茶葉產業過程中,各金融機構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發展,制定一系列金融支持茶葉產業政策,構建復合型金融服務茶葉企業政策支持體系?!熬€上+線下”相結合,全渠道、全方位、全區域為茶葉生產經營主體提供融資服務,推出“茶葉貸”“云茶貸”等一系列茶葉產業金融信貸產品,最大限度解決茶葉經營主體融資難的問題,為云縣茶葉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的金融動力。今年一季度,通過召開茶葉生產經營主體時段融資洽談會,與49戶茶企代表簽訂金融合作協議,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需求2億元。
“創新+管護”賦能提質增效,茶葉變為品質“茶業”。以打造“綠色食品牌”為主攻方向,依托古樹茶資源優勢,在茶葉科技賦能和管護上下功夫。著力強化綠色有機茶園基地建設,全面開展“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”創建工作,推動有機產品、綠色食品、雨林聯盟等認證,實現茶葉種植基地全域綠色化,積極探索“公司+基地+農業專業合作社+農戶”發展模式推進茶園管護工作,做到采養結合,產品有機放心。目前,全縣茶園面積穩定在25.4萬畝,毛茶產量穩定在約2.53萬噸,年實現茶葉農業產值9.01億元左右,茶葉總產值達47.84億元。著力培育精制茶生產經營企業,按每2000畝茶園配備1戶精制茶企業(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企業)的比例,切實壯大精制生產經營企業群體規模,鼓勵支持條件好的茶葉初制所升級為初精合一加工廠(SC)。目前,獲得(SC)的茶葉精加工企業達38個,規上企業12戶、國家級龍頭企業1戶、省級龍頭企業4戶、市級龍頭企業7戶,有茶葉初制所656個、專業合作社96個、種植大戶10戶。著力科技賦能提升附加值,抓住校地定點幫扶契機,引進華南理工大學低溫凍干萃取技術,創新推出基于普洱茶的有機生態奶茶。
“農業+旅游”深挖茶文化,茶韻變為發展“底蘊”。云縣種茶歷史悠久,有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件,分別為大朝山茶、白鶯山茶。方圓20平方公里內,古茶樹星星點點般散落于村落及田間,茶園內有本山茶、二嘎子茶、黑條子茶等11個茶種12400多畝,核心保護區面積810畝,500年以上野生古茶樹5萬余株,其中“二嘎子茶王”樹齡已達2800年以上。茂蘭鎮轉水河村、丙令村、溫平村等地有野生大茶樹10多萬株,定喜片區每年可采摘制作50多噸野生古樹茶,先后注冊了“羅樂大丙山”“茂蘭大石頭箐”等國家級茶葉商標品牌。做活茶旅融合“大文章”,堅持把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發展新的增長極,努力打造生態茶園“金字招牌”,依托白鶯山茶旅線路萬畝核心茶園種植資源、漫灣百里長湖景區核心,建成白鶯山佛茶體驗館、生態古樹茶莊園、沙灘摩托越野狂飆、急速百米沙灘滑道、兒童沙灘樂園等基礎設施,將茶產業發展與茶園觀光、品茗體驗、民俗風情、休閑娛樂、康養度假等有機結合,實現旅游業態從看景到體驗的轉型提升。 (通訊員:楊宇韜 編輯:鄧紅梅)